從板材建筑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配式建筑。這種建筑工廠化的程度很高,現場安裝快。一般不但在工廠完成盒子的結構部分,而且內部裝修和設備也都安裝好,甚至可連家具、地毯等一概安裝齊全。盒子吊裝完成、接好管線后即可使用。盒式建筑的裝配形式有:
① 全盒式,完全由承重盒子重疊組成建筑。
② 板材盒式,將小開間的廚房、衛生間或樓梯間等做成承重盒子,再與墻板和樓板等組成建筑。
③ 核心體盒式,以承重的衛生間盒子作為核心體,四周再用樓板、墻板或骨架組成建筑。
④ 骨架盒式,用輕質材料制成的許多住宅單元或單間式盒子,支承在承重骨架上形成建筑。也有用輕質材料制成包括設備和管道的衛生間盒子,安置在用其他結構形式的建筑內。盒子建筑工業化程度較高,但投資大,運輸不便,且需用重型吊裝設備,因此,發展受到限制。
裝配式建筑由預制的骨架和板材組成。其承重結構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柱、梁組成承重框架,再擱置樓板和非承重的內外墻板的框架結構體系;另一種是柱子和樓板組成承重的板柱結構體系,內外墻板是非承重的。承重骨架一般多為重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也有采用鋼和木作成骨架和板材組合,常用于輕型裝配式建筑中。骨架板材建筑結構合理,可以減輕建筑物的自重,內部分隔靈活,適用于多層和高層的建筑。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的骨架板材建筑有全裝配式、預制和現澆相結合的裝配整體式兩種。保證這類建筑的結構具有足夠的剛度和整體性的關鍵是構件連接。柱與基礎、柱與梁、梁與梁、梁與板等的節點連接,應根據結構的需要和施工條件,通過計算進行設計和選擇。節點連接的方法,常見的有榫接法、焊接法、牛腿擱置法和留筋現澆成整體的疊合法等。
板柱結構體系的骨架板材建筑是方形或接近方形的預制樓板同預制柱子組合的結構系統。樓板多數為四角支在柱子上;也有在樓板接縫處留槽,從柱子預留孔中穿鋼筋,張拉后灌混凝土。
板柱結構體系的一種,但施工方法則有所不同。這種建筑是在底層混凝土地面上重復澆筑各層樓板和屋面板,豎立預制鋼筋混凝土柱子,以柱為導桿,用放在柱子上的油壓千斤頂把樓板和屋面板提升到設計高度,加以固定。外墻可用磚墻、砌塊墻、預制外墻板、輕質組合墻板或幕墻等;也可以在提升樓板時提升滑動模板、澆筑外墻。升板建筑施工時大量操作在地面進行,減少高空作業和垂直運輸,節約模板和腳手架,并可減少施工現場面積。升板建筑多采用無梁樓板或雙向密肋樓板,樓板同柱子連接節點常采用后澆柱帽或采用承重銷、剪力塊等無柱帽節點。升板建筑一般柱距較大,樓板承載力也較強,多用作商場、倉庫、工場和多層車庫等。
升層建筑是在升板建筑每層的樓板還在地面時先安裝好內外預制墻體,一起提升的建筑。升層建筑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比較適用于場地受限制的地方。
裝配式建筑技術和設備
裝配式建筑是指把傳統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現場作業工作轉移到工廠進行,在工廠加工制作好建筑用部品部件,如樓板、墻板、樓梯、陽臺等,運輸到建筑施工現場,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在現場裝配安裝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等。裝配式建筑采用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應用,是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是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的戰略舉措,是推進建筑業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式。
一、充分認識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裝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變革。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發達國家已廣泛建造裝配式建筑,而目前我國新建建筑中裝配式建筑比例不足5%,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較大。
與傳統施工方法相比,裝配式建筑可實現節能、節水、節材、節時、節省人工、大幅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環保的目的。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建筑業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主要內容,是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重要手段。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意義重大而深遠。
(一)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可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裝配式建筑可有效利用資源能源,符合綠色、循環、低碳的可持續發展方向。預制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可大幅度降低模板、水、砂、石、水泥等材料消耗,減少模板和腳手架用量;鋼結構建筑可做鋼材儲備之用,拆除后還可循環利用;木材是再生資源,可循環利用、自然降解,木結構建筑生產和使用過程能耗較低。
(二)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可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
現場砌(澆)筑方式的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揚塵和噪聲環境污染嚴重。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能從根本上改變施工現場“臟亂差”局面,有效降低建造過程大氣污染和建筑垃圾排放,減少揚塵和噪聲等環境污染,助力城市環境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
(三)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可提升建設效率和工程質量
裝配式建筑以制造業技術、社會化大生產組織方式和現代管理及信息技術,統籌工程設計、生產、施工、運行維護等產業環節,將傳統的現場“粗放”作業轉變為工廠化、產業化、裝配化的“精細”制造,生產效率綜合提升、技術水平全面提高、工程質量有效保障,全面提升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水平。
(四)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可化解過剩產能
發展裝配式建筑是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重要舉措。以鋼結構建筑為例,每新增1個百分點的鋼結構能夠新增用鋼量約370萬噸。同時,裝配式建筑產業鏈條長,產業分支眾多,發展裝配式建筑能夠催生包括部品部件生產企業、專用設備生產企業等眾多新型產業,促進產業再造和增加就業,拉長產業鏈條,帶動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發展。
二、裝配式建筑已經具備大規模發展的基礎
多年來,隨著政府積極推動,相關企業積極參與,通過政策引導與市場配置資源相結合,科技創新與標準完善相結合,初步建立了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部品體系和技術保障體系,為大規模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十二五”期間,全國有10余個省級政府成立了推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專職管理機構,有30多個省級或市級政府出臺了指導意見和配套行政措施,在土地出讓、財政補貼、稅收金融扶持、成品住宅和工程試點等方面進行了政策探索。各地以試點城市為帶動,近年來已完工和新開工的裝配式建筑呈現快速增長態勢。
(二)技術支撐體系不斷完善
我國裝配式建筑結構體系和部品體系得到了較快發展,預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木結構建筑體系得到一定程度的開發應用,設計、施工與裝修一體化項目的比例逐年提高,屋面、外墻一體化保溫節能技術和產品日益豐富。出臺了《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工業化建筑評價標準》等一系列標準規范,各地也出臺了多項地方標準和技術文件,為裝配式建筑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三)試點城市和產業化基地快速發展
“十二五”期間,全國有13個建筑(住宅)產業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包括兩個產業化園區),培育了57家裝配式建筑基地企業。試點城市和基地企業完成的裝配式建筑面積占全國總量的85%以上,為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提供了政策和項目支持,培育了市場,促進了產業鏈的形成和集聚,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帶頭作用。
(四)市場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建筑業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勞動力日漸短缺,從客觀上促使越來越多的開發和施工企業自發研究、探索和應用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發展正在吸引更多的設計、施工、部品生產企業聚攏,形成產業鏈條上企業相互配合、相互競爭的格局。政府的市場化引導措施正在發揮成效,地方政府依靠政府投資工程為裝配式建筑提供市場需求,通過裝配式建筑產業園區建設和引進企業,培育部品產品供給能力,加強宣傳提高公眾認知。裝配式建筑市場呈現出勃勃生機。
三、推動裝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進展
推動裝配式建筑取得突破性進展,需要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完善技術標準體系,提升裝配式建筑發展內生動力,認準目標,下定決心,多措并舉,在全國全面推廣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實現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30%”的目標。
(一)制訂裝配式建筑發展規劃
研究制訂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落實重點任務,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和強化保障措施,全面推進預制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建筑的發展。編制“十三五”裝配式建筑發展綱要,提出裝配式建筑“十三五”期間的發展目標、技術方向、實施路徑和
組織保障等,引導推動裝配式建筑發展,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結合實際制定政策措施強制推廣裝配式建筑。
(二)加強裝配式建筑技術和管理創新
一是加強裝配式建筑技術體系的研發和推廣。重點研發和推廣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框架結構體系、剪力墻結構體系和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鋼結構建筑的鋼框架—支撐體系、鋼框架-鋼板剪力墻體系、鋼框架—混凝土剪力墻體系等以及現代木結構建筑體系。研究推廣開發設計、施工、運營維護等全生命周期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推廣成熟的施工工法。
二是完善裝配式建筑技術和產品標準。推進裝配式建筑設計、裝配施工、室內裝修和驗收管理一體化發展,制訂和完善相應的標準規范。加快裝配式建筑通用化、標準化、模塊化、系列化部品部件技術體系發展,積極引導疊合樓板、內外墻板、樓梯陽臺、建筑裝飾部件等部品部件的標準化生產與應用,重點引導整體廚房、整體衛生間等住宅部品集成化發展,完善裝配式建筑部品部件標準體系建設。
三是推進裝配式建筑管理創新。在裝配式建筑建設中積極推行工程總承包模式,實現工程建設過程中設計、施工、采購的深度融合和統一管理,同時優化項目現場管理方式。
(三)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
加快建設一批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圍繞設計、部品生產、施工全鏈條塑造生產基地企業的上下游延展能力,注重產業布局均衡,助推產業集聚,做大產業規模,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形成完整有效的供給。依托生產基地建設,培育產業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產業關聯度高,能夠集設計、生產、施工于一體的龍頭企業。
(四)開展裝配式建筑工程應用試點示范
做好裝配式建筑試點示范項目建設與引導,通過示范試點項目推動裝配式建筑及相關部品部件發展。做好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應用試點工作。大力推廣安全可靠、綠色節能、應用成熟的技術體系,提升技術、產品的集成化應用水平,提高房屋的整體建造質量和水平。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以棚戶區改造、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為突破點,重點在鋼結構應用基礎條件較好、抗震設防等級高、鋼鐵產能集中地區開展推廣應用試點工作,不斷提升我國鋼結構建筑關鍵技術水平和應用比例。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組織開展現代木結構建筑工程應用試點工作,推動木結構建筑在政府投資的低層新建公共建筑以及城鎮平改坡中使用。推進多層木—鋼、木—混凝土混合結構建筑。在以木結構建筑為特色的地區、旅游度假區重點推廣木結構建筑。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促進裝配式建筑發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財稅等政策支持力度。明確裝配式建筑相關產業享受國家新興產業中的節能環保項目優惠政策,列入節能減排綜合財政政策支持范圍,部品部件納入國家節能環保目錄。在土地出讓條件中明確裝配式建筑相關要求,優先保障裝配式建筑產業用地。加大裝配式建筑科研和推廣工作資金投入,給予裝配式建筑城市建設配套費、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障金等優惠減免政策等。加快裝配式建筑相關企業營改增步伐,經過統一認證的裝配式建筑部品生產企業視同建筑施工企業,一并納入營改增范圍。對裝配式建筑項目和有關企業、消費者實行優先放貸、利息減免、首付優惠等政策。
第五項 生產裝配式建筑的生產線有哪些
裝配式建筑生產線核心流程
一 梁 柱,樓梯 ,樓板,模具生產線
二 鋼筋加工生產線
三 保溫材料和內外墻夾心板生產線
四 混凝土攪拌系統
五 室外堆場
一 梁 柱,樓梯 ,樓板,模具生產線
在建筑產業化方面,鄭州中天建筑節能所提供的設備包括:
清掃機、脫模劑噴涂機、劃線機、螺旋布料機、振動平臺、送料車、舉升平衡車、振動趕平機、一次養護窯、抹面機、拉毛機、二次養護窯、翻板機、構件運輸車、邊模輸送機、模臺、中央控制室、堆碼機、固定輪、驅動輪等。
裝配式建筑部件制品 22道核心生產流程
1▲ 用刮刀清理模臺上固結的大混凝土塊,集料斗收集。
2▲ 雙滾刷深層次清掃模臺,工業吸塵器收集清掃出來的粉塵,凈化工作環境。
3▲ 模臺清理完畢后,進行噴油,噴涂的脫模劑可確保澆注進來的混凝土與模臺有一個徹底的分離,脫模時構件表面不破損。
4▲ 劃線機接收來自中央控制系統的構件幾何形狀數據,繪制構件的輪廓線。 對于有門洞、窗口的構件還會繪制相應的門洞、窗口的輪廓線。
5▲ 選擇等同于構件厚度的邊模拼裝在模臺上,并用磁性固定塊來固定,為提高邊模的通用率,采用模塊化設計。
6▲ 利用工裝保證預埋件及電器盒位置正確安裝。
7▲ 與此同時,鋼筋加工生產線收到中央控制系統的數據,按構件尺寸要求,制作鋼筋網片與格構,并有行車轉運到布筋工位無縫對接,布置到邊模內。
8▲ 然后在內頁墻鋼筋骨架下方墊放保護層墊塊,墊塊數量不少于4個/平米。
9▲ 待模臺輪轉到一次振澆工位,布料機進行混凝土澆注。
10▲ 振動臺完全振搗,即內頁墻澆筑及振搗工序。
11▲ 混凝土振搗完成后立刻拼裝保溫板,在混凝土初凝前拼裝完成,在預留孔處安裝連接件,保證連接件與混凝土錨固牢固。
12▲ 按規格把鋼筋網片吊放入模具并墊好保護層墊塊,將各種埋件固定在指定位置。
13▲ 在防腐木磚安裝工序、鉆孔、固定,將防腐木磚鋼筋與外頁墻鋼筋網片綁扎牢固。
14▲ 隨后,對墻板進行二次澆注及上部振搗。
15▲ 振動趕平機將混凝土趕平實。
16▲ 流水線自動將構件送入與養護窯進行預養,預養時間不少于1小時。
17▲ 預養完成之后即可對構件表面進行抹光處理,提高表面質量。
18▲ 堆垛機將構件送入養護窯。
19▲ 養護完畢,進行同條件試塊的抗壓試驗,試驗結果達到70%設計強度以上方可拆模。
20▲ 拆模完畢,進行起吊工序,將底模翻轉,角度控制到80-85度。
21▲ 生產達標的構件經過倉儲和成品運輸,被運往工地安裝。
裝配式建筑生產線的配套首要設備
多功能預制構件成型機
預制構件成型機又名滑模機,全稱滑動式預制構件成型機,該設備經多年研發,成功實現一機多用,滑模機在生產平臺連續移動,混凝土通過機器振動擠壓下成型,連續的振動使混凝土每一處都達到高度的密實性,從而生產多種混凝土預制構件,該設備生產的預制構件,適用于各種基礎建設,實現多元化生產的優越性能。
設備組成:
行走系統---實現設備接通電源后,產生動力,可通過變頻器調節行駛速度;模具系統---更換不同模具,生產各種規格尺寸的預制構件;供料系統---儲存、供給設備生產預制構件所需的混凝土。
預應力構件(例如空心板)的連續生產線流程:
1、清掃平臺
2、涂刷隔離劑
3、鋪設鋼筋
4、張拉鋼筋
5、攪拌站混凝土攪拌
6、運送混凝土至生產線預制構件成型機開始工作
7、構件加速養護
8、放張
9、構件產品切割機
10、構件運送至倉庫
11、自然養護
12、構件成品運送至工地。
優勢特點:
滑模機通過獨特的設計,僅僅通過更換任意模具,從而生產不同的預制構件,該技術使生產每一種預制構件變得簡單而又有效率,從而是生產設備的投資降到最低,而且可以使用同一平臺生產不同的預制構件,例如:空心板、實心板、墻板、T型梁、雙T板等預制構件。
混凝土空心板是應用最廣泛的混凝土預制構件,它們被廣泛應用于各種框架式的建筑中,例如住宅、體育館、工廠車間、超市等。
它們可被用作樓板墻板等。
混凝土空心板是樓板最主要的預制構件,它以承載能力高和防火能力強而備受青睞。它還可以用在鋼結構的框架式建筑中,因為建筑結構的鏈接強度大和穩定性強,所以在活躍帶廣泛被要求使用。
傳統的混凝土預制雙T板最早應用于停車場。經過多年的應用實踐,雙T板已經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種建筑的樓頂和樓板系統中。它們不僅用于小跨度的用途(9或者12米),也可用于跨度長達30米的建筑。用途可涵蓋健身俱樂部、自助餐廳、食堂、游泳館等。雙T板具有優良的防火性能和提高工程建設速度和建筑強度等優點。墻板機、樓板機、立柱機、滑模機、檁條機、過木過梁機是專業生產混凝土預制構件成型設備
混凝土輸送設備描述:
用于攪拌站出來的混凝土存放輸送,通過在特定的軌道上行走,將混凝土運送到布料機中。
1、設備組成
由雙梁行走架、運輸料斗、行走機構、料斗翻轉裝置和電氣控制系統組成。
2、功能介紹
運輸料斗位于行走架上,運輸料斗帶行走機構,可平穩的在特定軌道上行走;運輸料斗滑觸線取電,安全可靠;運輸料斗中的旋轉由翻轉裝置驅動,將料斗中的混凝土傾瀉到布料機中;清洗平臺設置于攪拌站下方;電控系統安全可靠,清洗料斗時可手柄控制,運料工作時可遙控控制。在接近布料機前會自動減速,到達后會自動對位停車。
二 建筑鋼筋加工設備
我國現行鋼筋混凝土用鋼標準中,對熱軋建筑鋼筋僅設置300、400和500MPa3種強度等級。這意味著,工廠化加工配送企業需購進并加工的鋼筋種類主要為以下9種:HPB215高線、HPB300高線、Q300熱軋圓鋼、HRB400(E)/500(E)盤螺、HRB400(E)/500(E)/600(E)螺紋鋼和CRB550冷軋帶肋鋼筋。
為盡可能全面滿足不同行業鋼筋混凝土施工項目對所需加工品種的全供貨要求,對新建工廠化專業化加工配送企業本說,至少需擁有11種機械加工設備,主要加工品種及范圍是:
1、捧材彎曲機
HRB400/500/600螺紋鋼、Q300熱軋普圓;剪切、彎曲成型(土(0-180°)),加工鋼筋直徑φ10~40mm
2、棒材剪切機
HRB400/500/600螺紋鋼、Q300熱軋普圓;一次最多剪切根數≥30根,加工鋼筋直徑φ10~40mm
3、鋼筋彎箍機
HPB300高線、CRB550冷軋帶肋鋼筋、HRB400盤螺;調直、彎箍、剪斷一次完成,加工鋼筋直徑φ5~16mm
4、鋼筋調直剪斷機(一般需有4~6條生產線)
HPB300高線、HRB400盤螺、CRB550冷軋帶肋鋼筋;切斷方式:AC伺服,調直速度≥2m/s,加工鋼筋直徑φ5~16mm
5、鋼筋鋸切機
HRB400/500/600螺紋鋼、Q300熱軋普圓;一次最多剪切根數≥10根,加工鋼筋直徑φ12~40mm
6、鋼筋套絲機
HRB400/500/600螺紋鋼、HRB400盤螺(調直剪斷后);直螺紋接頭加工,套絲長度:80mm,加工鋼筋直徑φ12~40mm
7、鋼筋焊網機
冷軋帶肋鋼筋網片、熱軋帶肋鋼筋網片、冷拔絲網片;冷軋帶肋鋼筋直徑φ5~11mm;熱軋帶肋鋼筋直徑φ6~12mm;冷拔絲直徑:φ4~7mm
8、鋼筋焊籠機
冷軋帶肋鋼筋焊籠、熱軋帶肋鋼筋焊籠、冷拔絲焊籠;冷軋帶肋鋼筋直徑φ5~10mm;熱軋帶肋鋼筋直徑φ6~32mm;冷拔絲直徑:φ4~7mm
9、鋼筋桁架焊接機
冷軋帶肋鋼筋木桁架、熱軋帶肋鋼筋木桁架、冷扳絲木桁架;冷軋帶肋鋼筋直徑φ5~10mm;熱軋帶肋鋼筋直徑φ6~12mm;冷拔絲直徑:φ4~7mm
10、鋼筋螺旋彎圓機
熱軋帶肋鋼筋;彎曲圓直徑φ140~1200mm;圓箍直徑誤差:±2mm;加工鋼筋直徑φ6~14mm
11、冷軋帶肋鋼筋生產線
非預應力鋼筋CRB550,預應力鋼筋CRB650/800/970/1170;CRB550鋼筋以HPB300/215高線為母材,生產方式:先成卷生產再調直切定尺
第六項 裝配式建筑中室內外墻板的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