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省裝配式建筑的發展環境、市場機制和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技術體系基本完備,管理制度相對完善,人才隊伍培育機制基本建立,關鍵技術和成套技術應用逐步成熟,形成能夠服務于京津冀地區的裝配式建筑生產和服務體系。裝配式建造方式成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結合我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鋼結構建筑作為建造方式創新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
——到2020年,全省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20%以上,其中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不低于10%。
——到2020年,培育2個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市(縣)、30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80個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
展望到2025年,裝配式建造方式成為主要建造方式之一,建筑品質全面提升,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成效明顯,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體系完備,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裝配式建造全產業鏈骨干企業。全省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以上。
專欄1:河北省裝配式建筑“十三五”主要規劃指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2020年
|
指標屬性
|
示范創建
|
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
2個
|
預期性指標
|
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市(縣)
|
20個
|
約束性指標
|
省級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
|
30個
|
約束性指標
|
省級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
|
80個
|
約束性指標
|
科技進步
|
建筑業生產效率提升
|
100%
|
預期性指標
|
裝配式建筑項目施工周期縮短
|
25%
|
約束性指標
|
人才發展
|
領軍人才
|
15-30人
|
預期性指標
|
高級管理人才
|
900-1500人
|
預期性指標
|
高級技能人才
|
9000-15000人
|
預期性指標
|
續專欄1:河北省裝配式建筑“十三五”主要規劃指標
|
一級指標
|
二級指標
|
2020年
|
指標屬性
|
規模效應
|
鋼結構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
|
10%
|
約束性指標
|
中高層新建裝配式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
|
100%
|
約束性指標
|
產業集聚
|
產業示范園區
|
5個
|
預期性指標
|
產業聯盟
|
3個
|
預期性指標
|
龍頭骨干企業
|
30個
|
約束性指標
|
三、科學規劃產業布局與發展定位
統籌空間、規模、產業三要素,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根據《河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河北省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建設規劃(2016-2020年)》,明確全省裝配式建筑發展的產業布局和發展定位。
(一)構建京津冀裝配式建筑協同發展格局。積極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發揮我省裝配式建筑示范市(縣)的引領作用,明確功能定位,突出發展重點,建立以科技創新、智慧發展、要素集聚、產業聯動為特點的全省裝配式建筑立體發展格局。全省范圍內規劃張家口、石家莊、唐山、保定、邯鄲、滄州市和環京津縣(市、區)率先發展,其他市、縣加快發展。
專欄2:京津冀裝配式建筑發展協同定位
|
|
協同定位
|
北 京
|
國家智庫、科技創新、設計創新、人才培訓、標準制定、大數據管理。
|
天 津
|
示范基地、科技創新、設計研發、云計算服務。
|
我省率先發展地區
|
京津科技推廣基地,部品生產、物流配送、展示交易、區域輻射中心。
|
率先發展地區依托本地建筑業基礎、城鎮化發展動力和京津市場潛力,抓住北京攜手張家口聯合承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的戰略機遇,突出科技創新引領,兼顧發展鋼結構建筑和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積極推動農村裝配式低層住宅建設,通過打造區域性裝配式建筑產業示范園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滿足京津市場需求,實現生產基地科學布局。
環京津縣(市、區)結合本地既有特色產業基礎,規劃形成面向京津市場的裝配式建筑綜合服務環,進一步整合并提升現有產業門類,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建立服務京津及周邊地區的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產品供應與服務帶,使裝配式建筑相關產業成為促進區域內產業轉型的新動力。
專欄3:全省率先發展地區裝配式建筑發展定位與產業引導
|
率先發展
地區
|
發展定位與產業引導方向
|
張家口
|
借助舉辦冬奧會機遇,重點發展鋼結構建筑,服務場館建設。積極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探索在旅游景區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
|
石家莊
|
依托省會城市技術和人才優勢,發展裝配式建筑技術、生產和安裝設備,創新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建立裝配式建筑智慧建造信息化平臺。
|
唐山
|
依托鋼鐵產業優勢,重點發展鋼結構建筑。積極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特色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研發農村裝配式低層住宅體系。
|
保定
|
借助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和雄安新區建設機遇,建設預制部品部件生產基地,形成滿足北京產業轉移和雄安新區建設的產業基礎。
|
邯鄲
|
依托冀南中心城市區位優勢,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積極發展裝配式建筑圍護體系,研發農村裝配式低層住宅體系。
|
滄州
|
依托臨雄安新區、天津區位優勢和沿海港口優勢,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服務本地及周邊市場。
|
環京津縣(市、區)
|
依托環京津區位優勢,重點發展裝配式建筑圍護體系、部品部件生產和物流基地,建設環京津裝配式建筑產品服務帶。
|
(二)明確全省裝配式建筑生產分級引導方向
專欄4:全省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等級結構
|
產業基地等級
|
空間布局
|
綜合性生產基地
|
石家莊
|
區域性生產基地
|
唐山、邯鄲
|
自給性生產基地
|
張家口、秦皇島、滄州、衡水、邢臺、定州、辛集
|
環京津裝配式建筑
綜合服務環基地
|
承德、保定、廊坊
|
——綜合性生產基地,布局石家莊
依托石家莊產業基礎較好、市場前景廣闊、綜合優勢明顯、配套政策完善等優勢,以建筑產業科技創新為基本定位,重點對接北京和天津科技資源,搭建設計研發和智慧管理平臺,兼顧裝配式混凝土、鋼結構、現代木結構和混合結構的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研發,輻射帶動全省。
——區域性生產基地,布局唐山和邯鄲
依托唐山鋼鐵產業優勢突出、交通區位優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等特點,規劃定位為裝配式建筑區域性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鋼結構建筑,積極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借助區域內良好的現代木結構、陶瓷、型材等產業基礎,發展現代木結構建筑、建筑部品、整體廚衛等,形成相關產業集聚區,重點服務京津冀北部以及東北地區。
依托邯鄲豐富的產業基礎、試點基地、廣闊的市場輻射以及農村試點經驗等諸多優勢,規劃定位為裝配式建筑區域性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鋼結構建筑、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配套部品部件,積極發展農村裝配式低層住宅,服務河北省南部地區,輻射相鄰地區。
——自給性生產基地,布局張家口、秦皇島、滄州、衡水、邢臺、定州、辛集
張家口、秦皇島、滄州、衡水、邢臺、定州、辛集,規劃定位為以預制混凝土構件和鋼構件為主要產品的生產基地,輻射范圍為半徑在150公里之內的本市及周邊地區,作為綜合性和區域性生產基地的有效補充。
——環京津裝配式建筑綜合服務環基地,布局承德、廊坊、保定
承德、廊坊、保定,充分利用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基地,通過科學規劃引導產業發展、通過園區承載實現產業集聚,逐步充實服務京津裝配式建筑的綜合服務環,積極承接北京裝配式建筑產業轉移。
|